所有的相處舒服,背後都是一種善良

所有的相處舒服,背後都是一種善良

池莉在小說《綠水長流》中寫過一段話:

「每個人在每個階段都會有個形容人或事的一個詞。

在作為中年人的這個階段,對一個人的好感,我覺得特別欣賞的一個詞就是:舒服。」

到了一定年紀後,你會發現,一個人最頂級的魅力,不是傾城的容顏,也不是驚世的才學,而是相處起來讓人如沐春風。

前幾天,綜藝節目《五十里桃花塢》開播,觀眾忍不住感慨,真人秀就像成年人社交的一面鏡子。

節目邀請了15位明星加盟,為了讓大家迅速熟起來,宋丹丹建議每個人做一下自我介紹。

她列出了介紹時需要講的點,一共有三個:

第一個是我是幹什麼的。

第二個是作品有哪些。

第三個是為什麼來到這個節目。

但張翰介紹的時候,只說了自己的名字和職業。

聽到這麼簡單的介紹,宋丹丹明顯很不滿意,開始追問張翰:

「你演過什麼?」

「來這裡不可能沒有名。」

但張翰並不願意說自己的作品,只回了一句:

「我沒名。」

其實是在變相拒絕宋丹丹讓他說作品的這件事。

但宋丹丹是個很執著的人,一直逼問張翰,導致他很尷尬。

其他人也不敢接話。

就在氣氛降到冰點時,汪蘇瀧出來救場了。

他見張翰不願意說作品,就對宋丹丹說:

「我們都一樣,丹丹姐,我們就是純帥的,都是靠臉進來的。」

汪蘇瀧這段話,既幫張翰解了圍,又緩解了當時尷尬的氣氛。

在場的其他嘉賓,包括宋丹丹都被他逗笑了。

後面的嘉賓自我介紹時,明顯舒服自在了很多。

汪蘇瀧用他的溫暖,在節目裡獲得了極好的人緣。

生活中,每個人都有尷尬的時候。

和相處舒服的人在一起,會感到輕鬆愉悅。

因為他們內心溫柔細膩,一旦出現了尷尬場面,懂得及時替別人解圍。

人心都是相互的,給別人留餘地,也是在給自己攢人品。

為人處世,懂得讓別人舒服,是一種頂級的智慧。

關於人與人交往,曾國藩曾提出了一個原則:

「八交九不交」。

其中有一類可交往的人叫:體人者。

晚清名臣李鴻章,有次去南京處理公務,途徑家鄉合肥,準備拜訪恩師徐子苓。

剛走到徐府門口,門人看李鴻章身穿官服,立刻趕著去稟報。

李鴻章卻叫住門人,讓他不要急著稟報,可否借自己一身普通衣服。

身邊人不解,李鴻章說:

「如果穿著這身官服見恩師,凸顯我當官的身份,定會讓恩師產生壓力,即便我念舊情,他心裡也會不舒服。

換上普通衣服,才會讓恩師感到放鬆,不至於有隔閡存在。」

老子有言:

「善行無轍跡。」

凡是讓人舒服的人,都懂得在不動聲色間釋放自己的善意。

不願張揚,又恰好溫暖。

當年,齊白石從湖南到北京時,一時難以打開知名度。

畫作賣不出去,生活很落魄。

一次,一位「大官家」舉辦家宴,齊白石受邀去為主人家畫像。

赴宴那天,他獨坐一隅,無人理睬,開始後悔不該貿然前來。

這時,梅蘭芳進來了。

他看到角落的齊白石,特意上前,與其寒暄,並向大家介紹齊白石,大讚其才華。

賓客聽了,紛紛上前打招呼,齊白石這才擺脫了窘境。

如果你仔細留意過身邊的人和事,會發現:

所有相處舒服,背後都是一種善良。

柏拉圖說:

「要仁慈,你所遇見的每個人都在打一場艱難的仗。」

人生海海,這世間上沒有不帶傷的人。

那些善良的人,往往最能體察到別人的不容易,並給予溫柔與善意,讓你舒服自在。

網上有一段話,讓我至今記憶猶新:

「能夠讓人舒服,是因為有足夠的實力,胸中有溝壑,腹里有乾坤,心中有愛,眼裡才會有溫柔。」

讓人舒服的人,從來都不簡單。

前段時間熱播的《令人心動的offer2》里,有一個實習生王驍,才出場的時候很不討喜。

他是史丹福學霸,很優秀,但很愛炫耀,經常在同事面前顯擺自己名校的身份。

上班用的杯子上,印的是「史丹福法學院」,就連脖子上的掛繩也不例外。

觀眾看到這樣無時無刻不在秀優越的人,有點反感。

節目現場也有點尷尬。

看到這,撒貝寧大喊:

「把我北大的杯子拿來一下。」

他這一鬧,既在觀眾面前替實習生圓了場,又逗樂了現場的人。

在《挑戰不可能》中,撒貝寧有一個小細節更讓我印象深刻。

現場一位嘉賓能看魚鱗辨別魚的重量。

結束後,他想要和撒貝寧握手。

卻在握手前,自卑地把手放進水缸里洗了一下。

撒貝寧見狀,立馬把手也放進魚缸洗了一下。

一個不經意的小動作,卻真真切切讓對方和觀眾感覺到了撒貝寧對人的體貼。

在他身上,你總能看到一種兼容他人的魅力。

無論對待誰,他始終懂得換位思考,將心比心,保全他人的體面。

馬一浮曾說:

「已識乾坤大,猶憐草木青。」

越是見過大世面的人,內心越悲憫,越懂得善待周圍的一切。

美國心理學家戈爾曼說過一句話:

「你讓人舒服的程度,決定著你能抵達的高度。」

一個人的靈魂越高貴,就越善良,越懂得讓人舒服。

正所謂,君子如玉,觸手可溫。

願我們都能做一個溫暖純良的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