看清一個人,三件事就夠了

看清一個人,三件事就夠了

晚清名臣曾國藩說:「寧可不識字,不可不識人」。

若是心思不謹,識人不清,輕信交心,則後患無窮。

都說時間識人,落難知心,不經一事,不懂一人。但等到落難之時,才看穿一個人,為時已晚。

觀人不易,可早在2500年前,孔子就告訴我們:「視其所以,觀其所由,察其所安。人焉廋哉?」

若從這三個角度入手,我們就可漸漸撥開層層疑霧謎團,看清許多人和事。

01

視其所以

「以」是什麼?

是憑藉的方法,通俗點講就是要觀察一個人做了什麼。

宴會上,司馬相如一曲《鳳求凰》,使得卓文君愛慕傾心。

之後還派人以重金賞賜卓文君的侍者,向她傳達思慕之情。

世間最美好莫過於兩情相悅,山也盟了,海也誓了,於是,卓文君趁夜逃出家門,與家族決裂,隨司馬相如私奔出逃。

貧困之時,卓文君典當裘衣,甚至不惜以貴女之身當壚賣酒。

到後來父親原諒了他們,又贈與錢財,好日子倏然而至,一闕《上林賦》名噪京城。

如果挑男人是一場豪賭,卓文君此時大贏家。

只是名氣大了交遊廣闊,眠花宿柳漸漸成了尋常風景,而她慢慢淡成背景。

他寫的家書,不過寥寥十三字:「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百千萬」,無憶。

可共患難而不可共富貴,司馬相如要納妾。

錦水湯湯,與君長訣,那個在《白頭吟》中說「願得一心人,白首不分離」的女子悔了,後悔輕信他嘴中的海誓山盟,即便是重修舊好,再回不去從前。

會說不會做的人,只會在生命的無常中背信棄義乃至落荒而逃。

晉朝陳壽在他的《三國志》中有句話:「察其言,觀其行,而善惡彰焉。」

我們直觀的去了解一個人時,不論朋友或是戀人,不僅要聽對方怎麼說,更要看他怎麼做。

有時,奸詐之輩,巧用花言巧語,掩藏自己的別有所圖與膽小怯懦。

有時,狡猾之徒,憑著巧舌如簧,遮蔽自己的虛情假意和裝腔作勢。

所以千萬不可憑隻言片語,輕易去信任一個人。

也不可混淆黑白被捏造的假象所欺騙,更別輕而易舉被他人的口蜜腹劍,干擾了心智。

簡而言之,判斷一個人是好是壞,少聽他說了些什麼,而是要多看看他做了什麼。

02

觀其所由

所由說的是忖量思考事情的由來與初心。

一個人做事的動機,藏著他的心術格局。

《三國演義》中,董卓親率大軍入洛陽後,立漢獻帝,自封相國,一心想把持朝政,引發眾怒。

多方勢力出於各種目的,欲將董卓除之而後快,曹操就曾手持王允所贈七星寶刀刺殺董卓,事敗,無奈之下逃出洛陽,在縣令陳宮的幫助下四處逃竄。

二人來到曹操父親好友呂伯奢家中避難,見是故交之子,呂伯奢十分高興,特意出門沽酒。

曹操、陳宮二人剛坐下不久,此時恰巧聽見後面有磨刀霍霍的聲音,疑心病發作,他認定呂伯奢一家是要對他們下手,未分辨事情真實,開門舉刀便殺,除了出門沽酒的呂伯奢,無一人逃過他們毒手。

即使後來知道磨聲不過是為了殺豬以款待遠道而來的他們,也沒有放過後來打酒歸來的呂伯奢。

陳宮勸阻無用,曹操甚至開脫:「寧教我負天下人,休教天下人負我!」

得天下,曹操贏了,守良心,曹操輸了。

子曰:「富與貴,是人之所欲也,不以其道得之,不處也。」

名利是人人都想要得到的,但不用正當的方法得到它,不去清白行事,何談光明磊落,即便得了名利,也很難得到他人的尊重認可。

與人交往,若是對方心中無情義、違背道義,行事不擇手段,這種人切不可深交。

人可以有求勝之心,不墜青雲之志,但不可有強取之意;亦可以有謹慎之慮,周詳之意,更不可有錯害他人之行。

03

察其所安

一個人在什麼狀態下,最為安心舒適呢?

是和狐朋狗友侃大山、喝酒、吹牛、打麻將,還是和志同道合的人一起學習研討,共同進步。

最自在無礙時,藏著一個人對未來價值的追求。

「溫水煮青蛙」的故事我們耳熟能詳。

用小火慢慢地給水加熱,水溫升高,青蛙卻安於現狀,等到想跳出去,卻也為時已晚,等待他的唯有死亡的命運。

一直在舒適圈裡走不出來的人,他的人生不能說是失敗的,但註定平庸。

當年,扎克伯格創立臉書4個月時,就有人出價千萬美元收購,他拒絕了。

過了兩年,雅虎出10億美元收購,隨之而來別的公司陸續出高價意圖收購,但每次都被扎克伯格拒絕了。

於扎克伯格而言,越來越高價的收購都是拿錢瀟灑走人的好機會,但他並不為眼前利益所動,而是不安於現狀,才有了現在的地位。

尼采那句發人深省的格言常在耳邊:「每一個不曾起舞的日子,都是對生命的辜負。」

沉溺在當下的舒適圈,毫無進取之意,當大潮褪去,我們才能看清誰在裸泳。

當有人說他甘於平凡,所以不用上進、不用學習、一味地貪圖享受的人,最終會為自己的懶惰買單,一事無成。

未來是個動詞,我們要目光長遠,保持學習力,走出舒適區。

《列禦寇》中,莊子引用孔子的話說:「凡人心險于山川,難於知天。」

人性複雜,人心多變,當我們在判斷一個人是否值得交心時,不可疏忽草率。

不僅要聽其言,也要視其行。光說不做,言行不一,不足交矣,諾不輕許,許必為之。

不僅要視其果,還要觀其由。君子喻於義,小人喻於利,先義而後利者榮,先利而後義者辱。

不僅要看其表,更要察其安。唯有目光長遠,不甘平庸,方能保持身心澄明,無憂無懼,對生活永有熱忱之心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