不要活在別人眼裡,也別活在自己的情緒裡

不要活在別人眼裡,也別活在自己的情緒裡

聽過這樣一句話:

「在這個世界上,沒有人能困住你,只有你能困住自己。」

人活一世,之所以會感到痛苦,是因為心裡裝錯了東西。

不活在別人眼裡,也別活在自己的情緒里,才是為人處世的大智慧。

網上有這樣一句話:

「生活中90%的煩惱,並不是因為事情本身,而是你對這件事情的反應所帶來的煩惱。」

真正成熟的人,不會沉溺在自己的情緒里太久。

有一位作家在打車時,無意間坐了一輛非常有特色的計程車。

車裡乾淨整潔,不僅提供可樂、果汁、熱咖啡,還有不同的報紙及各電台的廣播節目單。

他剛上車,司機就遞給他一張精美的卡片。

卡片上寫著:在友好的氛圍中,將我的客人最快捷、最安全、最省錢地送達目的地。

作家好奇地問司機:

「為什麼別的計程車司機都是抱怨堵車,抱怨收入,而你卻這麼喜悅,還提供這麼周全的服務呢?」

司機回答道:

「其實,剛開始的時候,我像其他人一樣,經常抱怨。

直到有一天,我偶然在廣播里聽到:『如果停止日常生活中的抱怨,能讓任何人走向成功。』

所以,我決定改變自己。」

《格言聯璧》中有言:

「有才而性緩,方屬大才;有智而氣和,斯為大智。」

生而為人,有情緒是本能,不被情緒牽制才是本事。

情緒就像水,宜疏不宜堵。

改變自己的心態,才不會讓負能量在我們心中堆積。

看過一個段子,很有意思:

孫悟空在蟠桃園,把七仙女定住了,居然就只知道偷桃子。

可是沒辦法,猴子就只有偷桃子這一種認知。

不接觸新事物,不打破自己認知的人,會漸漸在自己的圈子內固步自封。

曾在雜誌上看到一個寓言:

上帝想改變一個乞丐的命運,就化作一個老翁前來點化他。

他問乞丐:

「假如我給你1000元錢,你如何用它?」

乞丐馬上回答說:

「我可以買一部手機呀!這樣就可以用手機同各個地區聯繫,哪裡人多,就去哪裡乞討。」

上帝很失望,又問:

「假如我給你10萬呢?」

乞丐說:

「那我可以買一部車,這樣我以後出去乞討就方便多了。」

上帝很無奈說:

「假如我給你1000萬呢?」

乞丐激動地說:

「我可以把這個城市最繁華的地區買下來!」

上帝略感欣慰。

這時乞丐突然補充一句:

「到那時,我可以把我領地里的其他乞丐全都攆走,不讓他們搶我的飯碗。」

最後,上帝無奈地走了。

很多時候,真正限制一個人的,不是經濟上的貧窮,而是認知上的。

認知貧困,是一個人最大的貧困。

乞丐的認知,永遠停留在乞討上。

所以,即便擁有1000萬,他的命運還是被框在了「如何乞討」上。

人生在世,世事無常,如果太固執就容易走進死胡同。

想要改變,必須突破自己的認知局限,否則就會白白錯過大好機會。

說一個發生在美國休斯頓市的真實故事。

2017年,颶風哈維登陸休斯頓市,3天之內降雨50英寸,整個城市都陷入了一片汪洋之中。

其實,早在颶風登陸前一周時,氣象學家謝博德博士就寫過一篇文章,預測這次颶風可能會造成40到50英寸的降雨量。

但市民們看到後完全沒當回事兒。

為什麼會這樣?

休斯頓當地雖然經常下雨,但之前全年的降雨量也才34英寸。

謝博德博士所預言的「短時間內降雨40到50英寸」,已經超過了休斯頓市民能夠理解的範圍:

「幾天之內就下完一整年的雨?這怎麼可能!」

因為和過去的經驗發生衝突,所以休斯頓市民說得最多的一句話就是:

「我看到了預警,但沒想到真的會這麼糟糕。」

生活中的大多數人,和休斯頓的市民一樣,容易被過往經驗的束縛,結果為此付出了巨大的代價。

有位作家說過:

「過去的已成為過去,每一天都是新的,經驗並沒有傳說中那麼可貴。」

為了避免被經驗束縛住手腳,要時時將自己清零。

人生的無限可能,往往就藏在每一次清零之後。

《平凡的世界》里有句話說得好:

「如果你不給自己煩惱,別人也永遠不可能給你煩惱。」

有時候不是煩惱選擇了人,而是人主動選擇了煩惱。

有這樣一個故事。

年輕人整天愁眉苦臉,為了讓自己快樂起來,他不遠萬里,找禪師求教。

禪師看年輕背著巨大的包裹,就問年輕人包裹裡面裝得是什麼東西。

年輕人說,裡面裝得是他以前的眼淚、痛苦和挫折,它們很寶貴,所以他時刻背著它們。

禪師沒說什麼,示意年輕人和他一起坐船渡江。

船靠岸後,禪師讓年輕人把船隻扛著,繼續趕路。

年輕人很不解:

「大師,這船太重了,普通人的肩膀,是扛不動的。」

禪師點點頭:

「你說對了,太重的東西,背上後就會寸步難行。」

這下年輕人才頓悟了,人要想走遠路,必須看淡來路,才能輕鬆上路。

常言道,有心者有所累,無心者無所謂。

人生何必糾結過往,只要放下便是晴天。

不活在自己糾結中的人,才能大步邁向未來。

我們每個人大腦中都有思想牢籠,這座牢籠由經驗打造,牢不可破。

真正成熟的人,不會活在自己情緒和過去的經驗當中,也不會活在一個狹隘的認知里。

從今天起,不斷地學習和提升自己,總有一天你會打開這座思維的樊籠。

那天,你便不再是從前的自己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