人與人之間最大的差距,是這兩個字

人與人之間最大的差距,是這兩個字

網上有段很流行的話:

「你站在一樓,有人罵你,你很生氣;

你站在10樓,有人罵你,你以為他在和你打招呼;

你站在100樓,有人罵你,你根本聽不見也看不見,放眼望去只有美麗的風景。」

許多時候,一個人之所以煩惱橫生,苦痛不斷,並不是煩心事太多。

而是站得太低,格局太小。

高度不夠,眼見皆為爛人爛事,格局太小,心裡裝的都是雞毛蒜皮。

格局是什麼?

它是你看問題的層次和高度,處事情的眼界和膽識;

也是你謀篇布局的能力和智慧,待人接物的氣度和心胸。

說白了就是你能站多高,看多遠,想多開。

格局小的人,囿於眼前的雞零狗碎,怨天尤人,難成大事。

格局大的人,小事不計較,大事不慌張,觀大勢,布全局,走得更遠。

人與人之間最大的差距,往往就在於「格局」二字。

余秋雨說:

「人的生命格局一大,就不會在瑣碎上淪陷。」

格局,決定你心情的好壞和生活質量的高低。

格局越小,越容易被一件事長期困擾,不斷淪陷。

電影《我不是潘金蓮》中的李雪蓮就是一個活生生的例子。

當初,為了獲得單位分配的住房,李雪蓮和丈夫「假離婚」。

結果離婚後,丈夫毀約,另娶新歡,還罵李雪蓮是潘金蓮。

因為丈夫這一句辱罵,李雪蓮足足花了十幾年時間和精力,去打官司,告御狀。

這十幾年來,她從鎮到縣,由市至省,一路與形形色色的人不斷周旋,耗盡了心力,也摧毀了生活。

而真正毀掉李雪蓮這半輩子的,正是她的格局。

本來,看清丈夫的真面目後,她可以放下爛人爛事,開始新生活。

可她卻偏因為一個不值得的人,糾纏了十幾年。

有句話說得好:

「格局小了,小事就大了;格局大了,大事都小了。」

很多時候,並不是事情大到過不去,而是自己太過在意,糾結。

才把無關緊要的小事變成了死活過不去的大事,使得人生艱難,日子糟糕。

真正大氣量的人,大事不糊塗,小事不糾結,不會因為一兩句話就難以釋懷,也不會讓一時的不如意不順心,毀掉自己的生活。

馬雲在創業歷程中,有過非常艱難的一段時光。

當時,阿里巴巴近百名員工涉嫌欺詐,支付寶股權轉讓產生風波,又發生沸沸揚揚的「淘寶商城」事件。

一連串的「醜聞」,讓馬雲心力交瘁。他在微博發文:

「心悴了,真累了,真想放棄。」

可是牢騷過後,他沒有就此沉淪,而是第二天一大早繼續精神百倍地來公司開會。

事情過去後,一次有位記者追著馬雲問:

「從你最近的微博看,好像小商戶圍攻淘寶事件傷了你的心?」

馬雲起初沒有回應,結果記者依然不依不饒地追問。

在記者的鍥而不捨下,馬雲淡然一笑:

「你是一個容易原諒別人的人嗎?一個沒有氣量的人是做不成事的。」

馬雲與這位記者的格局大小,高下立見:

一個接二連三遇挫依然從容自若,一個卻揪著細枝末節斤斤計較。

曾國藩說:

「謀大事著,首重格局。」

格局越小,越容易被無關緊要的人消耗,因不值一提的事困擾。

格局越大,越懂得坦然接受面對的一切。

既不自怨自艾,也不怨天尤人。

而是處世不驚,遇事不亂地把日子過得沉穩和諧,簡單精緻。

有這樣一個故事:三個工人在工地砌牆,有人問他們在幹嘛?

第一個不耐煩地說:

「沒看見我在砌牆嘛?」

第二個說:

「我們在蓋一幢高樓。」

第三個笑著回:

「我們正在建一座新城市。」

十年後,第一個人仍在砌牆,第二個人成了工程師,而第三個人,則變成了前兩個人的老闆。

同一件事情,不同的人因為不同的眼界和認知,造就了不同的結局和命運。

作家胡雪岩說:

「如果你有一鄉的眼光,你可以做一鄉的生意;

如果你有一縣的眼光,你可以做一縣的生意;

如果你有天下的眼光,你可能做天下的生意。」

你的眼界和認知,決定你的格局,你的格局,決定你的結局。

歷史上著名的李廣將軍,下場讓人倍加感慨。

出征匈奴時,李廣率領的部隊在大漠中迷失了方向,沒趕上與匈奴作戰。

大將軍衛青要向漢武帝報告這次行動失利的原因,遂派遣自己的長史去質問李廣為什麼遲到。

李廣心想這樣的刀筆小吏,哪裡有資格質問自己,於是不予回答。

結果長史直接繞過李廣,讓李廣的部屬回答,以給李廣難堪。

這個舉動惹火了這位老將軍。

回到軍營,李廣越想越生氣:

「我一生與匈奴打了70多仗,如今卻不爭氣地迷了路,還要在60多歲的年紀受刀筆小使的折辱,我哪裡受得了這種恥辱呢!」

想到這,李廣悲憤不已,拔刀自刎。

李廣的結局令人痛心,卻也讓人遺憾:如果他能心胸開闊些,對別人的不懷好意一笑置之,下場其實也不至於如此慘烈。

朱德曾說:

「腹中天地寬,常有渡人船。」

做人,心胸寬一些,格局大一些,不因別人一兩句話而難以釋懷,不為區區瑣事而耿耿於懷。

才能站得高,走得遠。

俗話說:

「多大的鍋,烙多大的餅。」

格局有多大,人生就有多寬。

不過,一個人的格局並不是天生的,而是後天逐漸鍛造和構建的。

那麼,如何放大格局?

1.以「動態眼光」

看問題以「動態眼光」看問題,就是學會用發展視角和未來思維分析問題。

知道現在看起來「天大的事」,過去了回頭再看也不過小事一件。

學會用動態眼光看問題,就不會在碰到生活難題時想不開,把自己局限在當下的小格局裡,鬱結低迷,動彈不得。

而是認識到沒有走不通的路,也沒有過不去的坎兒。

只要放平心態,從容行走,前方總會有曙光。

正如稻盛和夫所說:

「用『將來時行時』來思考。你就會知道所謂不可能,只是現在的自己不可能,對將來的自己而言那都是『可能』的。」

2. 看輕爛人爛事

曾國潘讀書時,有一位同學性情暴躁,常常給他找茬。

曾國藩的書桌放在窗前,那人嫌書桌擋住了自己的光線,對曾國潘罵罵咧咧。

曾國藩晚上掌燈讀書,那人又罵他打擾自己睡覺。

後來,曾國藩中了舉人,傳報到時,那人一下子勃然大怒:

「這屋子的風水本來是我的,反叫你奪去了!」

同學們都覺得那人無理取鬧,替曾國藩抱不平,但曾國藩卻絲毫不計較,反倒和顏悅色地安慰同學。

曾國潘的格局,無疑是很大的。

面對爛人爛事,他從不斤斤計,耿耿於懷,而是看輕看淡,只一心做好自己。

人生的高度,不在看清多少事,而在於能看輕多少事。

人這一生,總會有看不慣的人,不順心的事,一味計較,只會自尋煩惱。

凡事看輕了,也就輕鬆了。

3.多讀書,長見識

一個人的格局裡,藏著他讀過的書、走過的路、見過的人。

提升格局,少不了多讀好書。

因為讀書,不僅能讓你靠近智慧,獲得開悟,更能給你帶來認知上的改變。

讓你擺脫局限,擁有一個更好,更全面的看待問題的視角。

使你在糾結,計較的時候多一份自警,自醒,從而達到自渡。

就像雨果所說的:

「各種各樣的蠢事,在每天閱讀好書的作用下,仿佛烤在火上的紙一樣漸漸燃盡。」

格局決定你人生的走向,影響你生活的質量。

格局大和格局小的人,過的是截然不同的人生。

往後餘生,願你我都能不為瑣事煩,不因小事憂。

心胸開闊些,心態豁達些,遇挫不悲觀,遇事不慌張。

用知識武裝頭腦,用見識喂大格局!